close

蘇東坡有多愛吃螃蟹@蟹大胖-海灞的五花八門

將近1000年,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如果生在現代,絕對是一位超級網紅,1000年後的現在仍然圈粉無數,粉絲遍及中國、日本、美國、歐洲。
我是沒有一丁點資格談論蘇東坡的文學成就,但是我認為從事「吃」這個行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認識蘇東坡。
蘇東坡說「我生涉世本為口」,他不是一個餬口充飢的人,而是一個口感如尺、秤的美食家;他懂吃、能吃、會吃、懂得鑑賞佳餚,還能廢物利用創新菜色,饕客、老饕、吃貨、美食家都不足以形容蘇東坡了。
所以廚師不能不認識廚詩的祖師爺「易牙」,那我認為只要是做「吃」的行業,就不能不認識蘇東坡。

紅蟳2.jpg

古代文人墨客好像沒有不喜歡吃螃蟹的,蘇東坡當然也喜歡吃螃蟹,他中年以後官途命途多舛,但是仍然不改吃貨本色,我們來看這首七言絕句「丁公默送蝤蛑」,蘇東坡用一首詩換2隻梭子蟹,看大文豪是怎麼形容螃蟹的。

以下節錄自https://www.newton.com.tw/wiki/%E4%B8%81%E5%85%AC%E9%BB%98%E9%80%81%E8%9D%A4%E8%9B%91


丁公默送蝤蛑〈宋 蘇軾〉
溪邊石蟹小如錢,喜見輪囷赤玉盤。
半殼含黃宜點酒,兩螯斫雪勸加餐。
蠻珍海錯聞名久,怪雨腥風入座寒。
堪笑吳興饞太守,一詩換得兩尖團。

蝤蛑:注音:ㄐㄧㄡˊ ㄇㄡˊ。大陸沿海「梭子蟹」的別名。
兩尖團:文人對螃蟹的另一種稱呼。

全文翻譯、解析:
首聯「溪邊石蟹小如錢,喜見輪囷赤玉盤」,寫蝤蛑之大。
梭子蟹是蟹類中之大者,比河蟹大得多。為了說明蝤蛑之大,先說溪蟹之小,小溪小溝里的石蟹,是路人常常見到的,它形體很小,小得像一枚錢幣。然而,蝤蛑煮熟了,端上桌,它屈曲著,猶如一隻赤玉的盤子。「赤玉」喻其色,「盤「喻其大,因為是「輪囷」蟠屈著的,故以圓「盤」來比喻就顯得十分貼切。又對照又比喻又描繪,把「喜見」的感情色彩突現了出來:哇,多大的蝤蛑呵,它團縮著,好像一隻赤色的玉盤!

頷聯「半殼含黃宜點酒,兩螯斫雪勸加餐」,寫蝤蛑之美。
打開蝤蛑的背殼,澄黃澄黃的,此時酒興就來了;斫出大螯的肉,雪白雪白的,此時飯量就增加了。「半殼含黃」,即蟹黃占滿背殼;「兩螯斫雪」,即螯肉斫下如雪。這一聯里的「雪」字,是從語言礦藏里提煉出來的絕妙字眼,從歷來的詠蟹詩看,常常比喻為「玉」(楊萬里:「酥片滿螯凝作」”;張未:「螯肥白玉香」),東坡則喻為「雪」,而且與「斫」字結合,更顯一種動態的美,斫螯,酥片,如雪,構成了特殊的美不可言的意境,美到什麼地步?似乎在催人喝酒、勸人加餐。

頸聯「蠻珍海錯聞名久,怪雨腥風入坐寒」,是寫蝤蛑之名。
南蠻之地,沿海一帶,海匯萬類,品種繁多,然而,對於蝤蛑這一款,卻早就知道了,是一種珍品,是一種佳肴,如今品嘗,名不虛傳,的確為一款美味。這一天吃蝤蛑,下著怪雨,刮著腥風,入坐的時候感到了一種寒意,在如此季節和氣候里,對這一餐留下了尤其難忘的印象。主觀感受是:以前聞名久,現在印象深。從又一個側面誇讚了蝤蛑。

尾聯「堪笑吳興饞太守,一詩換得兩尖團」,蘇東坡自嘲對梭子蟹之嘴饞。
詩人蘇軾與丁公默,同科進土,友誼甚篤,又沾親帶故,交情更深,詩作往還本是平常之事。這次,蘇軾寄詩丁公默,丁卻送來了蝤蛑,於是,詼諧幽默的蘇軾競說成了由於自己的「饞,是用「詩」換來了蝤蛑。
蘇軾走南闖北、奔東跑西,吃過不少方物,很多是他激賞的,比如江瑤柱、河豚魚之類,卻從未用過「饞」字,唯對蝤蛑,竟自稱饞太守、以詩換蝤蛑,可見,蘇軾對蝤蛑之大、之美,食蟹之樂、之趣,倍加青睞,給予一份特別的評價。

蟹大胖-海灞童叟無欺,維護消費者權益為己任。

保證鮮活過漁港

肯定便宜過超商

261025122_2047090845466290_5510169330678131508_n.jpg
官    網:   www.haiba.com.tw
門市地址:新北市三重區力行路一段89巷1號
門市電話:
02-2980-8822
官方Line:請搜尋 @bear9292 (記得加@
加盟諮詢專線:
02-2998-7070

LINE-海灞三重.png

arrow
arrow

    蟹大胖海鮮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